南宋庆元六年(1200)至嘉泰四年(1204),鄞县知县钟元鼎,字廉,以奉议郎知鄞,任中致力水利事业,重排涝灌溉,率民兴筑鹊巢船捕蝗除害,百姓深受其益,于丛修钟廉庙予以祭祀。
明时,改庙额为“忠廉”,清道光二十四年(1844),为避名讳,改庙额为“钟公”。后人为纪念钟元鼎,将该地域取名为“钟公庙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