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百科大全> 列表
科一文化常识
时间:2025-04-14 07:06:32
答案

物质文化遗产

1.十朝古都

西安,自周朝开始至唐,有十个王朝在此建都,故称十朝古都。

2.九朝古都

洛阳,自东周开始至五代后唐,有九个王朝在此建都,故称九朝古都。

3.六朝古都

南京,自三国东吴开始至南朝宋、齐、梁、陈,有六个王朝在此建都,故称六朝古都。

4.五岳

北岳恒山、西岳华山东岳泰山、中岳嵩山、南岳衡山。

5.宋五大名窑

宋代瓷器生产,以汝窑、官窑、哥窑、钧窑、定窑产品最为有名,后人统称为“宋代五大名窑”。

传统习俗

1.春节

我国传统习俗中最隆重的节日。此节乃一岁之首。古人又称元日、元且、元正、新春、新正等,而今人称春节,是在采用公历纪元后。古代“春节”与“春季”为同义词。春节习俗一方面是庆贺过去的一年,一方面又祈祝新年快乐、五谷丰登、人畜兴旺,多与农事有关。迎龙舞龙为取悦龙神保佑,风调雨顺;舞狮源于震慑糟蹋庄稼,残害人畜之怪兽的传说。随着社会的发展,接神、敬天等活动已逐渐淘汰,燃硬炮、贴联、挂年画、要龙灯、舞狮子、拜年贺喜等习俗至今仍广为流行。

2.元宵

我国民间传统节日,又称正月半、上元节、灯节。元宵习俗有赏花灯、包饺子、闹年鼓、迎厕神、猜灯谜等。宋代始有吃元宵的习俗。元宵即圆子,用糯米粉做成实心的或带馅的圆子,可带汤吃,也可炒吃、蒸吃。

3.清明

我国民间传统节日。按阴历算在三月上半月,按阳历算则在每年四月五日或六日,此时天气转暖,风和日丽,“万物至此皆洁齐而清明”,清明节由此得名。其习

俗有扫墓、踏青、荡秋千、放风筝、插柳戴花等。历代文人都有以清明为题材作诗的。

4.端午

我国民间传统节日,又称端阳、重午、重五,端午原是月初午日的仪式,因“五”与“午”同音,农历五月初五遂成端午节。一般认为,该节与纪念屈原有关。屈原忠而被黜,投水自尽,于是人们以吃粽子、赛龙舟等来悼念他,端午习俗有喝雄黄酒、挂香袋、吃粽子、插花和昌蒲、斗百草、驱五毒等。

5.中秋

我国民间传统节日,又称团圆节。农历八月在秋季之中,八月十五又在八月之中,故称中秋。秋高气爽,明月当空,故有赏月与祭月之俗,圆月带来的团圆的联想,使中秋节更加深入人心。唐代将嫦娥奔月与中秋赏月联系起来后,更富浪漫色彩,历代诗人以中秋为题材

作诗的很多。中秋节的主要习俗有赏月、祭月、观潮吃月饼等。

6.重阳

我国民间传统节日。《易经》将“九”定为阳数,两九相重,故农历九月初九为“重阳”。重阳时节,秋高气爽,风清月洁,故有登高望远、赏菊赋诗、喝菊花酒插茱萸等习俗。唐人有“遍插茱少一人”的诗句。

7.十二生肖

又称属相。古代术数家拿十二种动物来配十二地支,子为鼠.丑为牛,寅为虎,卯为兔,辰为龙,巳为蛇,午为马,未为羊,申为猴,酉为鸡,戌为狗,亥为猪。后以为某人生在某年就肖某物,如子年生的肖鼠,亥年生的肖猪,称为十二生肖。在古代,十二生肖常被涂上迷信色彩,一遇休戚祸福,往往牵扯起来,特别是在婚配中男女属相很有讲究,有所谓“鸡狗断头婚”“龙虎不相容”等说法。

8.少数民族节日

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,各民族有自己的不同节日,譬如,维吾尔族的肉孜节、古尔邦节,藏族的藏历新年,傣族的泼水节等。少数民族的节日,也是中华民族传统习俗中的一部分。

推荐
Copyright © 2025 回合百科网 |  琼ICP备2022020623号 |  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