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济可以分为农业部门和工业部门,通过部门之间的联系变化,说明人均收入的变化进程,称为二元论,又称为双元论,两元论。该理论源于斯密。经济发展是一个从不平衡(二元)到平衡(一元)的过程。
种类
社会二元论(贝克):发展中国家存在社会制度上的二重性。一是从宗主国引入的社会
制度,主要是资本主义制度,发展成为先进的工业部门或者现代部门。特点是利润率高,利润对其刺激较大。二是本国原有的制度,一般是前资本主义制度,占的比重大,主要是农业部门或者传统部门。这一部分利润率较低,其利润的增加对经济发展刺激有限。
这说明发展中国家社会制度存在二重性,这又进一步变现为原有及现代部门并存,应该先解决社会制度问题。
技术二元论(希金斯的观点)
认为不同部门的生产函数存在技术上的异质性。提出从技术入手解决发展中国家的问题。由于有相对现代的技术和传统技术,需要对传统部门的技术进行改造。
经济二元论(刘易斯及其后来者主张)
从经济角度,提出解决社会的二元性与劳动力转移相结合,解决经济总量不平衡问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