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相矛盾这个成语源自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,最经典的语句就是:“吾盾之坚,物莫能陷也;吾矛之利,于物无不陷也。”这句话出自《韩非子·难一》篇,讲述的是一个楚国人夸耀他的盾非常坚固,任何东西都无法穿透,同时又称赞他的矛非常锋利,能够刺穿任何东西。当有人问他:“以子之矛陷子之盾,何如?”即用自己的矛刺自己的盾会怎样,这个人就无法回答了,因为他的话自相矛盾,无法自圆其说。
这个寓言故事后来被广泛引用,形成了“自相矛盾”这个成语,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言行前后矛盾,不能成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