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百科大全> 列表
赣南客家擂茶历史渊源
时间:2025-04-15 05:04:34
答案

赣南客家擂茶是赣南客家人传统饮茶习俗,由汉魏粥茶和唐宋点茶演变而来。相传擂茶起源于中原人将青草药擂烂冲服的“药饮”,是客家先民在迁徙、生产、生活中积累形成的一种饮食习惯。

历史记载,赣南客家擂茶文化可以追溯到汉魏时代,由“粥茶”及唐宋时的“盐茶”衍变而成,最初起源于黄河以北,后搬迁,客家祖先将其带到赣南。唐宋时期,受《茶经》的影响,官员及其百姓开始饮茶,转相仿效,逐渐成为一种风俗。宋代李昉《太平御览》引张缉《广雅》曰:“荆、巴间采茶作饼成,以米膏出之。若饮先灸,令色赤,捣末置瓷器中,以汤浇覆之,用葱、姜芼之。”这种米茶就是擂茶(香料茶)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擂茶经过客家先人的创新和发展,凭借着“药食俱佳、味中有味”得到百姓们的喜爱。

在赣南客家人聚居区域特别是兴国、赣县、于都、宁都、全南等地,擂茶待客的礼俗传承至今,尤以全南县的客家擂茶特色最为鲜明、最具代表性。赣南自古流传着“无擂茶,不成客家”的谚语,随着岁月的变迁,擂茶已然成了赣南客家人的四季饮食习俗之一。

如需更多与赣南客家擂茶历史渊源相关的信息,可以查阅相关资料文献,或者前往当地博物馆进行了解。

推荐
Copyright © 2025 回合百科网 |  琼ICP备2022020623号 |  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