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城乡,位于郊区西北部,乡政府驻在沙河镇西北15公里处的新城,故得名。辖16个村民委员会,19个自然村。
当铺窑村民委员会:村民委员会主当铺窑村,故得名。辖1个自然村。
当铺窑:清朝时,有人在此开过当铺,村即以此得名。
西银匠窑村民委员会:村民委员会驻银匠窑村,故得名。辖1个自然村。
银匠窑:1919年,有一名银匠在本村居住,故得名。
车站村民委员会:村民委员会驻赵家店,因邻近新贤城火车站而得名。辖1个自然村。
赵家店:民国二十年前后,有一叫赵双马的人在此开车马店,故得名。
青山村民委员会:村民委员会驻田二海壕村,因地处大青山脚下而得名。辖1个自然村。
田二海壕:1948年,田二海由色气湾搬来此处定居,后来水文工作队测量此处冲沟的洪水量时,起名田二海壕。
色气湾村民委员会:村民委员会驻色气湾村,故得名。辖1个自然村。
色气湾:"色气",系蒙语,意为"砂砾"。因本村位于大青山南麓山脚下的一道河湾处,多砂砾和碎石,故得名。
前卫村民委员会:村民委员会驻前口子村,沿用原生产大队名称而定为现名。辖1个自然村。
前口子:本村自民国初年就有人定居,因居民生活困难,故初名讨吃壕村。民国七、八年,又按照它所处的地理位置,即大青山南麓昆都仑河沟的出口处,改为现名。
边墙壕村民委员会:村民委员会驻边墙壕村,故得名。辖3个自然村。
边墙壕:本村位地昆都仑沟口,村旁有古长城遗址,故得名。
桃儿湾:早年,此地曾有两株大桃树,故得名。
南沙梁:1978年,由边墙壕迁来一部分社员而形成村落。因本村在边墙壕南边,且有沙梁一道,故名。
新城村民委员会:村民委员会驻新城,故得名。辖2个自然村。
新城:1938年,甲尔坝的邓知事在此修筑土围子,人称新城,故名。
新城北:因本村位于新城北侧,故名。
先锋村民委员会:村民委员会驻南壕村,沿用原生产大队名称而定为现名。辖1个自然村。
南壕:因本村位于赵家营子村南,且邻近一条壕沟,故名。
红丰村民委员会:村民委员会驻赵家营子,沿用原生产大队名称而定为现名。辖1个自然村。
赵家营子:民国二年(1913年),赵双马从山西河曲迁来这里居住,故原名赵家圪旦,解放后改为赵家营子。
武银福窑村民委员会:村民委员会驻武银福窑,故得名。辖1个自然村。
武银福窑:清朝时,武银福从山西保德迁来本村居住,故名。
尹六窑村民委员会:村民委员会驻尹六窑,故得名。辖1个自然村。
尹六窑:1781年,尹六从山西迁来本地定居,故名。
井卜什窑村民委员会:村民委员会驻井卜什窑,故得名。辖1个自然村。
井卜什窑:"井卜什",即蒙古语"义力卜斯",意为"豹"。后逐渐演变为现名。
昌福窑村民委员会:村民委员会驻昌福窑,故得名。辖1个自然村。
昌福窑:开始以居民长木雅的人名,命名为长木雅壕,1938年改为昌福窑子,后逐渐省去"子"。另有一说,昌福窑原名“武昌福窑子”,传说有武姓两兄弟在此居住而得名,分别为武昌福窑子与武银福窑子(网友“海”留言)。
甲尔坝村民委员会:村民委员会驻甲尔坝村,故得名。辖1个自然村。
甲尔坝:1915年,邓知事在此修筑了两条夹水坝,引昆都仑河水浇地,故名夹二坝。后演变为甲尔坝。
红旗村民委员会:村民委员会驻曹家营子,沿用原生产大队名称而定为现名。辖1个自然村。
曹家营子;1915年,有曹姓居民在此开店并放骆驼,故名。